您好!欢迎来到氟务在线-专注于氟化工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13096949818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资讯 > 行业新闻

昊华科技:中化蓝天并入有望显著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阅读次数:173 发布时间:2024-12-18

 近日,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机构投资者调研记录(2024 年11月1日-2024年12月15日),主要记录内容如下:

问题1中化蓝天是2024年7月纳入昊华科技合并报表范围的,中化蓝天的并入如何影响公司整体业绩?

答:中化蓝天的并入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优化了公司业务结构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综合实力。中化蓝天并入后,公司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02.07亿元(其中中化蓝天实现营收49.46亿元),较并入前提升93.96%;1-9月份实现归母净利润8.51亿(其中中化蓝天实现归母净利3.28亿),较并入前提升62.82%。从第三季度看,中化蓝天并入后,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0亿元(其中中化蓝天实现营收18.14亿元),较并入前提升95.32%;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其中中化蓝天实现归母净利1.63亿元),较并入前提升105.31%。从季度同比看,中化蓝天并入后,公司营收略降2.02%,但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季度盈利今年首次实现同比增长,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53.40%,其中中化蓝天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倍之多、综合毛利率提升5.9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符合预期,中化蓝天的并入有利于公司保持稳定增长,将为公司打造“科技昊华”、向“全球氟化工领跑者”目标迈进、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问题2:公司三季报显示,按照可比口径中化蓝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61.68%,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4年以来中化蓝天效益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一是制冷剂受配额政策利好影响产销两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二是PVDF产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稳步巩固锂电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制品、涂料等传统领域,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三是电解液加强技术营销能力,推动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开拓,提升市场份额,持续优化工艺技术路线,降本成效显著。

问题3公司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如何?

答:公司各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其中,西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开展土建施工;10万条/年民航轮胎项目和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进行试生产;1000吨/年全氟烯烃项目开展土建及安装施工;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46600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和相关原材料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开展土建及安装施工、试生产准备等工作。

问题4公司三代制冷剂方面有何优势?

答:公司下属中化蓝天深耕氟化工行业70余年,氟碳化学品为其传统氟化工产业。作为含氟制冷剂领先企业,中化蓝天的主要制冷剂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领先,其中R-134a、R-125等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前三。2024年1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核发2024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使用和进口配额的通知》,明确了各家相关企业、产品、配额情况,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供给侧结构逐渐明晰。中化蓝天的R-134a和R-125产品配额量分别位居全国第2和第3。中化蓝天作为第三代制冷剂领先企业,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产品优势,目前三代制冷剂产品结构均衡,与国内外知名汽车、空调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有效发挥规模成本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

问题5:中化蓝天在含氟锂电材料方面有什么优势?

答:中化蓝天电解液具备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在技术方面,中化蓝天结合自身含氟材料特色,开发以富含含氟材料为特征的高镍、高电压、硅负极电解液技术,并率先布局了第三代电解液技术所亟需的新一代含氟添加剂,相关添加剂合成与电解液配方开发技术国内领先;技术迭代及产品开发响应能力强,在电解液领域能做到响应客户不断更新迭代的配方需求,针对电解液形成了添加剂分子设计-高通量合成-高效评估-配方开发四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已输出配方规律近千条,为头部客户持续提供新的配方工艺改造,能够满足下游客户对电解液产品性能的各类需求;中化蓝天通过技术迭代有效降低了电解液成本,电解质新工艺持续降低成本。在客户方面,中化蓝天实现了头部客户全覆盖,已导入国内头部锂电客户供应链,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供货比例和增长预期。

问题6如何看待公司电子气体业务的发展前景?

答: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生产第四代制冷剂的企业之一,积累的大量的技术、经营、人才等优势。公司现运行有两套主流第四代制冷剂(HFOs)产品生产装置,产能约8000吨/年,已决策新建一套第四代制冷剂(HFOs)生产装置,产能9000吨/年电子气体由于纯度要求高、品质稳定性要求严格,对应的产品生产和供应具有较高的门槛,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全球市场,包括我国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具有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的跨国气体企业占据多数市场份额。但近几年,随着国内电子气体生产企业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质管控水平持续优化,下游客户的信赖程度持续提升,国产电子气体产品已经逐渐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市场格局。公司聚焦主导电子气体规模化发展,通过增强区域布局、优化服务、降低成本及拓展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公司深化产品多元化战略,特别是在特种气体领域,依托昊华气体的丰富产品线和光明院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八氟环丁烷等含氟气体新品种,并成功实现产业布局,显著提升了电子气体业务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中化蓝天并入后,公司充分利用中化蓝天和中昊晨光在含氟精细化学品方面的强大研发能力和协同效应,有效转化工业级粗气为电子级产品,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产业布局上,新建4600吨/年电子气体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西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已开工建设。未来公司将继续不断提高技术转化能力,形成多品种、系列化、规模化的特种气体产品体系,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技术领先优势,创造更多效益。

问题7公司新建10万条/年民用航空轮胎建设进度如何?各规格民用航空轮胎商用进度如何?

答:公司10万条/年民航轮胎项目已建成并进行试生产。目前公司所开发生产的民用航空轮胎已与C909、B737NG、空客A320等机型完成了适配验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问题8公司旗下西南院的业务发展情况如何,2024年有哪些业务拓展?

答:公司在二氧化碳捕集、碳资源利用、氢能制备技术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子公司西南院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功研究开发了变压吸附分离氢气、氮气等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技术,并积极参与CO2捕集和封存(CCS)领域的技术工作,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技术优势明显。公司具有上下产业链整合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完整解决方案。在上游端,西南院拥有碳捕集技术,可根据原料气提供PSA提浓或者吸收提浓以及CO2净化、液化等成套技术。同时,公司牵头研发的“CO2催化加氢高效合成甲醇”项目属于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已建成5000t/a中试装置,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催化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下游段,拥有众多具有竞争力或者国内独创的技术,如甲醇合成二甲醚、甲醇制醋酸、甲醇制乙醇、醋酸制丙烯酸等,可通过延伸产业链消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成本,达到二氧化碳减排并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公司将依托低碳技术研究中心,聚焦生产过程碳减排、碳捕集以及二氧化碳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低碳化工创新技术,成为国内领先的碳减排技术与服务提供商。2024年上半年,公司低碳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成效,签订国内纯碱行业首套VPSA碳捕集项目;签订二氧化碳与绿氢制甲醇、绿色甲醇、绿氢制绿氨等项目前期可研合同6项。甲醇羰基合成醋酸技术迭代引领行业技术进步,通过甲醇制醋酸催化剂构效关系、催化剂稳定性、工艺条件优化等研究,创建了第三代高活性、高稳定性、可在低水含量下稳定运行的铑碘催化剂体系,大幅降低每吨醋酸产品的蒸汽消耗和催化剂消耗,技术领先优势明显,具备工业化推广条件,已签订3项成果转化合同。催化剂产品取得新突破,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成功实现两种工艺技术使用,签订国内某煤制烯烃项目大甲醇合成催化剂合同;大型合成氨装置(60万吨/年)氨合成催化剂及低变催化剂出口海外。


声明:此条信息仅供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

最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