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氟务在线-专注于氟化工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13096949818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资讯 > 行业新闻

昊华科技发布最新投资者调研记录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阅读次数:63 发布时间:2025-07-22

7月22日晚间,昊华科技发布公告,就近期与机构投资者调研记录披露,主要交流情况如下:    

01. 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如何?    

答: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昊华科技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顽强拼搏,经营业绩稳定向好,科技创新亮点突出,企业改革持续深化,布局优化全面加速,产业质量有效提升,党的建设成果丰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66亿元,净利润11.05亿元。在氟化工行业内,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营业收入、毛利率等指标在9家氟化工申万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2025年一季度,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和价值营销,努力开拓市场,深挖提质增效,践行卓越运营,在推进关键原材料采购降本、全链条优化成本、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7亿元,同比增长10.96%;实现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21.65%。    

02 .公司各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如何?    

答:公司各重点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中化蓝天电子材料(郴州)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全氟烯烃项目投产并已产出合格产品;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主体装置投产并已产出合格PTFE产品;昊华气体西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正在开展土建及安装施工;黎明院46600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和相关原材料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正在开展施工及试生产等工作。

03.公司三代制冷剂有哪些品种,配额各多少?公司四代制冷剂研发上近况如何?    

答:公司所属中化蓝天是国内研发最早、品种最全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品开发企业,先后独立开发40余个ODS替代品品种,HFC-134a、HFC-152a、HFC-245fa等诸多产品装置均为国内首套。中化蓝天深耕氟化工行业70余年,氟碳化学品为其传统氟化工产业。中化蓝天HFCs配额总量位居国内前列,如三代制冷剂的代表产品R134a生产配额国内第二,R125生产配额国内第三,具体产品配额情况请查阅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中化蓝天与汽车、空调等下游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下游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依托浙化院雄厚的研发能力,公司在四代制冷剂领域已拥有技术专利和技术布局。    

04 .公司电子特气板块2024年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有哪些亮点?    

答:公司依托氟化工产业链优势,承担并完成国家有关部门集成电路刻蚀气“一条龙”攻关项目,成功开发电子级六氟丁二烯、电子级溴化氢和氟甲烷等8类产品,并实现国产化替代,新建2套产业化装置、8套中试装置,共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国际专利5项,发布国家标准4项,为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其中,六氟丁二烯突破氟碳合成关键技术,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行业头部客户批量采购并进入其供应链。随着终端应用市场复苏及AI需求增长,公司电子特气业务有望持续受益。    

05 .收购中化蓝天后,公司在氟化工科技攻关方面有没有取得成果?   

 答:2024年,公司发行股份购买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募集配套资金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实施完成,中化蓝天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昊华科技形成由氟碳化学品、氟聚合物、锂电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构成的更加完备的氟化工产业链,在核心技术攻关、绿色低碳转型及高端产品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中化蓝天依托科研和工程化技术优势,发现C-Cl键诱导C-F键活化机理,开发了强温室气体三氟甲烷(HFC-23)转化工程化放大技术,并建成首套HFC-23转化示范装置,不仅有利于我国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等国际公约,推动HFC-23可持续减排,还可将HFC-23减排变成收益,显著降低排放风险和监管需求,促进氟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该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经第三方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攻克全氟烯烃产业化放大技术,建成千吨级生产装置并投产。   

 06.公司预计2025年度上半年经营业绩如何?   

 答:公司上年度合并了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该合并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本次合并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大幅增加,氟化工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整合协同效应逐步显现,且公司制冷剂产品价格维持高位上涨,带动公司毛利增加;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卓越运营、提质增效行动,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000.00万元到65,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重述前)相比,同比增加59.30%到75.50%;与上年同期(重述后)相比,同比增加10.00%到21.18%;预计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500.00万元到63,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重述前)相比,同比增加55.84%到72.11%;与上年同期(重述后)相比,同比增加55.84%到72.11%。


声明:此条信息仅供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

最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