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氟务在线-专注于氟化工产业链一站式服务~

客服热线:13096949818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资讯 > 行业新闻

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甘皖氟化工创新加速!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阅读次数:23 发布时间:2025-09-15

近日,国内氟化工领域迎来两项重要合作进展,分别位于东部安徽安庆与西部甘肃永昌,显示出我国在氟材料产业链创新布局上正呈现“东西呼应、产学研协同”的鲜明特征。

9月10日,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正式签署协议,共建氟硅材料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哈工大无锡研究院在材料表界面工程、功能膜材料、特种胶接与密封材料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和转化经验,重点开展氟硅材料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与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旨在为安庆高新区打造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紧随其后,9月11日,甘肃省氟材料协同创新基地在永昌县正式揭牌。该基地依托甘肃玖鼎矿业有限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剡昌锋教授团队合作,聚焦氟材料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致力于突破萤石精粉高效磨选、设备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推动氟资源从初级开采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从战略布局角度来看,这两大动作虽地域相距甚远,却共同折射出中国氟化工产业正在实施的创新策略:

一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无论是东部与高水平研究院合作,还是西部牵手高校科研团队,都显示出企业、政府与学术机构共同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的决心。

二是突出区域产业适配性。安庆依托园区化工基础,聚焦高精尖的氟硅新材料;甘肃则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强调精深加工与价值链提升,体现了“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布局思路。

三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两大基地均明确将“技术转化”作为合作重点,覆盖从上游原料处理到高端材料研发的全链条环节,旨在打破行业技术瓶颈,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氟化工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这两项合作不仅有望提升区域氟产业竞争力,更从创新机制上体现出“以点带面、东西协同”的发展态势,为我国氟化工产业链强化韧性和附加值提升提供支撑。

未来,如何进一步整合东西部资源、打通产学研转化通道、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将是我国氟化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声明:此条信息仅供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

最新行业动态